百度商桥
跳转监控通
● 国办首发政务新媒体考核结果,“从有到优”如何打好下半场?

发布时间:2020-12-17 17:41:32  


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发布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及相关监管工作的检查结果。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是2019年国办将政务新媒体纳入抽查检查后,首次公布对政务新媒体的检查结果。

为什么对政务新媒体设置量化指标?如何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未来政务新媒体的考核指标如何走向精细化?

在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看来,未来对政务新媒体的考核要以模拟用户为考核方式,以用户体验为评判标准,以用户覆盖率为重要参考,以信息发布及时准确、政务服务便利简洁、互动功能友好快捷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告诉记者,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政务新媒体渠道铺设上半场之后,我们将迎来“从有到优”、以集约化、规范化运营为整体特征的下半场。而由于不同类型的政务新媒体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差异,“所以保持一定的考核弹性也是合理的选择。”

 

timg.jpg


新指标实施后首次发布政务新媒体考核结果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发布,首次将政务新媒体纳入量化考核。

南都记者发现,政务新媒体设置了三方面的单项否决指标:安全、泄密事故等严重问题、内容不更新、互动回应差,并分别列举几种情形,如出现单项否决中的任意一种情形,则判定为不合格。

从检查结果看,此次共检查政务新媒体728个,其中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开设的政务新媒体417个、国务院部门及其内设机构开设的政务新媒体311个,总体合格率91.9%。北京、天津等16个地区和外交部、教育部等39个国务院部门的政务新媒体合格率达100%。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本次对政务新媒体的抽查结果是以合格率的形式,并不是采取分数排名的形式进行通报。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发布”“四川发布”“税务总局”、“健康中国”、“中国消防”、“国资小新”等政务新媒体表现不俗。

“相对网站来讲,政务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事物,所以我们目前重点还是针对它出现的问题,主要做了一些不合格问题的检查。先解决底线问题,再推动政务新媒体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整个的工作思路。”国办信息公开办工作人员介绍称。

 

首次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工作纳入考评

“原来我们检查对象都是单个的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本身,这一次我们还考核了它的监管主体,也就是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办公厅。”前述工作人员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办也首次公布了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的考核结果。

对监管主体主要考核什么内容?“我们主要考核各部门有没有按照国办的要求,每季度进行常态化监管,比如是不是每季度都开展了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和新媒体的检查,有没有定期公布网站工作年度报表和监管年度报表,有没有按要求整改被检查通报过的问题等。”据国办信息公开办工作人员介绍。

总的来看,各地区、各部门基本实现常态化监管。其中,北京、天津、安徽等11个地区得分靠前;税务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民委等17个国务院部门得分靠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外交部等44个国务院部门均按季度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开展抽查巡查,并向社会公开抽查结果。北京、吉林、上海等11个地区和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中国气象局等国务院部门每季度网站抽查比例均达100%。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区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监管,在加强内容建设的同时,关停整合功能重复或相近、长期不更新、用户关注度低的政务新媒体。

但同时,检查也发现,62.5%的地方、37.8%的国务院部门未督促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规范公开有关网站工作年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广电总局等13个单位监管工作不合格。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将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工作纳入考核范围是从各个维度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侧面体现。“一些地方政府和垂直部门的政务新媒体缺失专业化运营人才,存在账号上有官方背书但运营管理出现漏洞、布局上的小弱散、功能上的单向度重发布不重沟通等系列问题,纳入考核范围可以倒逼上述问题在规范框架之下得到重视和解决。”

 

新检查指标实施背后: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南都记者注意到,和往年相比,此次检查结果中增加了对政务新媒体和监管主体的量化考核,为什么要设立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

据国办信息公开办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基层政府和行政机关慢慢习惯用政务新媒体开展工作,自然政务新媒体也成为国办重点关注的领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董关鹏告诉南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一些政务新媒体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监管,制定专项检查指标。

陈端也认为,设立系列检查指标对政务新媒体进行量化考核,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参照坐标,有助于各个分散运营的政务新媒体对标补短板,在功能架构上不断完善、内容品质和服务质量上以每一个考核周期为单位持续优化提升,面向社会和公众塑造统一有序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谈及破解个别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存在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难题,陈端表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表明底层还是“传者为本”的思维逻辑在起支配作用,忽视了当代受众面临多元、复杂、交互的信息接收环境。“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政务新媒体渠道铺设上半场之后,我们将迎来“从有到优”、以集约化、规范化运营为整体特征的下半场。”

董关鹏也表示,首先要坚持集约,杜绝重复建设、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单位一应用等问题发生,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做优做强主账号。同时,加强监管,对长期不更新、脱管失管以及确实无力保障运维的新媒体要及时注销关停。

目前看来,政务新媒体考核指标初步形成,但还未完善,面临打分难,精确化不高的难题,对此,董关鹏建议,从用户需求出发设置考核指标,以模拟用户为考核方式,以用户体验为评判标准,以用户覆盖率为重要参考,以信息发布及时准确、政务服务便利简洁、互动功能友好快捷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全面衡量政务新媒体的透明度、便利度、友好度等。

“个人认为考核指标的设置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规范运营框架指导,下一步在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时,要考虑不同类型的政务新媒体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的差异性,所以保持一定的考核弹性也是合理的选择。”陈端告诉南都记者。

 

见习记者 王凡 南都记者 蒋小天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